張東升:農民心中最美的農技推廣研究員
張東升(中)在新鄉縣朗公廟鎮前小莊村民何澤遠(右)查看小麥出苗和墑情
張東升,男,漢族,中共黨員。1992年畢業于西南農業大學,獲農學學士學位?,F任新鄉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新鄉市科協常委,他還是一名農技推廣研究員。
張東升參加工作28年來,始終堅守在糧食生產技術推廣第一線上,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技術推廣服務、助力鄉村振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等方面做出了應有貢獻。2012年獲得原農業部“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2015年獲得市政府“新鄉市科技工作先進工作者”,2016年獲得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最受農民歡迎的12316十佳專家”、市委市政府“新鄉市先進工作者”,2018年獲得市委市政府“新鄉市優秀專家”,2019年獲得省委省政府“河南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貧困戶交上了專家朋友
“張站長,您看看,這是前幾天種的小麥,現在已經出苗了,看起來不比去年的差?!?0月20日上午,在新鄉縣朗公廟鎮前小莊村村民何澤遠流轉的17畝麥田里,他開心又自信地對新鄉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張東升研究員說。
何澤遠今年52歲,全家3口人,前幾年還是村里的貧困戶。何澤遠告訴記者,這幾年,他在張站長的技術指導下,夏糧秋糧都獲得豐收。麥播技術主要是深耕與配方施肥,堅持3年深耕一次土地,使用自己復配的三元復合肥,提高地力水平,可增產增效。今年小麥在最適播期播種,每畝播量7.5公斤,比前些年每畝節約一半種子。在他的示范帶動下,周邊其他農戶播量也降在9公斤左右。同時,用三唑酮和辛硫磷復配拌種,降低了用藥成本,可預防小麥病蟲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何澤遠認識張東升站長已有六七年時間,每年在小麥、玉米生產關鍵環節,何澤遠都會到市農技站辦公室或打電話咨詢張東升站長,張站長總是耐心解答、不厭其煩。他按照張站長的指導,不追求新、奇、特品種,認識到深耕整地、拌種、適期適量播種等關鍵技術的重要性,學科學、用科學。除技術因素外,近年的豐產豐收還得益于黨的政策落地、基礎設施完善和生產成本的降低,在多方面的幫助下,如今,何澤遠不僅自己順利脫貧,還成了當地的農業技術能手,有人說他是能人,也有人稱他是地地道道的“土專家”。所以,他經常對鄉親們說:“沒想到俺這個貧困戶交上了張站長這個專家朋友,有福氣??!”
張東升經常奔波在田間地頭,開展田間調查與技術指導。張東升告訴記者,現在,不僅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重視農業新技術,廣大普通種植戶同樣重視農業新技術,這就需要農技人員經常性地走進農田,走到農民中去,用最快的速度把新技術傳授給農民。
戰“疫”保糧兩不誤
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面前,張東升始終堅持疫情防控和糧食安全生產“兩手抓”,確保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糧食安全生產。
今年2月,小麥進入返青至拔節期,是加強麥田管理的關鍵時期。張東升和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田間指導抓得很緊,他們通過電視講座、印發資料、現場指導、12316熱線等形式,發布麥田管理技術信息。在原陽縣葛埠口鄉,張東升和團隊農技人員不進村不入戶,蹲在麥田里調查苗情,向農民講解澆水追肥、預防“倒春寒”、防治病蟲草害等技術,同時聯合當地電視臺,錄制田間管理技術節目。在衛輝市,張東升和技術人員通過中國農技推廣App、農技推廣微信群,推送技術信息,同時公布農技、植保等方面專家的電話,隨時為農民提供咨詢服務。
在特殊的情況下,張東升帶領農技人員蹲守農田,測數據,關注小麥產量結構。各專業合作社和廣大種植戶不誤農時,緊盯生產,田間管理科學對路,在小麥生產中重點推廣了規范整地、適期適量播種、適時冬灌、春季因苗分類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優質小麥配套栽培技術。小麥籽粒飽滿、色澤光亮,產量和質量都好于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好轉后,張東升在秋糧生產中重點推廣了玉米種肥同播、配方施肥、適時晚收增產、水稻盤育拋秧、機械化栽培、直播稻栽培等技術。結果,奪取豐產豐收,效果確實不錯,今年玉米價格還比往年漲了許多。
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堅強后盾
記者在新鄉市鄉村或田間地頭看到,當地農民對張東升非常熟悉,聽說他來了,村民們紛紛圍了上來,熱情地跟他打招呼,迫不及待地咨詢技術問題。性格內向,平時較少言語的張東升在給鄉親們講到種植技術時,總是面帶笑容,由淺入深,講得不緊不慢像聊天一樣。村民們個個聽得很認真,并熱情互動。短暫兩天多跟蹤新鄉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張東升研究員的采訪時間,記者備受感染,記下了農民發自肺腑的片段感言。
10月20日下午,在新鄉縣翟坡鎮河南豐源種業有限公司試驗田里,72歲的王桂鳳樂滋滋地對記者說:“近年來,我們公司選育了幾個水稻新品種,成為沿黃流域當家主導粳稻品種,在推廣應用上得到了張站長的大力支持。去年還幫我們的新品種制定了河南省技術規程。由于栽培技術配套,推廣面積逐步擴大。我們公司是育繁推一體化、產學研相結合。在科研方面,河南師范大學是我們的后盾;在推廣方面,張站長所在的農技部門是我們的后盾?!?/span>
在獲嘉縣亢村鎮豐樂屯村獲嘉縣豐華合作社董家全、馮福領夫妻承包的200畝稻田里,記者看到一片金黃,處處稻香,農民正在收割水稻。
董家全、馮福領夫婦對記者說的最多的:真好!張站長技術指導得好!品種好!早熟,籽粒飽滿,成熟顏色正,病害輕,預計畝產750公斤,非常滿意。插秧時間晚,配早熟品種,茬口安排合理。選用3個15復合肥,苗壯苗勻。前期浸種,后期病蟲害輕。良種配良法,真好!今年是個豐收年!
10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獲嘉縣位莊鄉大位莊村艷陽天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社長徐方子流轉土地2000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豆。徐方子說,他2013年開始流轉土地,張站長和其團隊農技人員是他們合作社糧食豐收的主要技術指導老師。今年小麥實產達到650公斤/畝,比周邊農田增產8.3%,小麥按訂單直接銷售給種業公司,每公斤價格要比普通小麥市場收購價高出0.3元。產前訂單、產中全程技術指導、產后購銷配套服務,實現優質優價。
10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輝縣市占城鎮和莊村金田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社長師敬付介紹,他流轉土地800畝,示范帶動1500畝,主要作物是玉米、小麥。通過張站長團隊近年在關鍵節點多次技術指導,他們在小麥品種選用、播種和田間管理等方面技術水平提升很多。整地、壓實、精播技術,對小麥壯苗非常有用。通過對新品種的觀察記載,了解小麥生長過程,對搞好田間管理非常重要。通過示范,帶動周邊群眾學技術、用技術,實現增產增收。特別是玉米晚收技術,提高了玉米產量,提升了玉米籽粒品質,每畝可增收100元。
農民的感情最樸實,眼見為實才能獲信任。一村民說:“記者同志,您可要代俺好好宣傳宣傳,他可是俺農民心里最美農技推廣研究員!”張東升卻不好意思地說:“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推廣的新技術、新品種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收入,幫助他們致富,這也是我最幸福的事?!?/span>
張東升(左二)技術員在分享豐收喜悅
張東升(左二)在獲嘉縣亢村鎮豐樂屯村民董家全夫妻兩個承包的200畝稻田里調查情況
張東升(右一)在輝縣市占城鎮和莊村金田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走訪
(河南科技報全媒體記者 張傳勝 王四典 文/圖)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近年來,河南省科協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牢記囑托,砥礪奮進,積極投身創新發展主戰場,服務科技經濟融合發展,服務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了顯著成果,以實干實績彰顯了嶄新形象。
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在全省科技界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凝聚科技工作者力量,河南省科協在河南科技報推出《決勝全面小康的河南科技工作者》專欄,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全省科技工作者胸懷祖國、艱苦奮斗、敢為人先、頑強拼搏、集智攻關、勇攀高峰的優秀品質和寶貴精神。歡迎關注!
- 關于開展2024年新鄉“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的通知 2024-03-08
- 新鄉市科協赴許昌市科協調研學習 2023-04-28
- 新鄉市科協組織集中觀看 2022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 2022-05-30
- 喜迎第五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市科協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2021-05-31
- 市科協領導走訪慰問優秀科技工作者 2021-05-27
- 新鄉市政府副市長王占波慰問科技工作者代表 2021-02-03
- 張東升:農民心中最美的農技推廣研究員 2020-11-03
- 劉潤強:厚植情懷“傳、幫、帶” 2020-10-28
- 崔俊偉: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2020-10-27
- 樹立科學精神 增強科學素質 2020-09-15
豫公網安備 41070202000552號
a>